楊偉雄:公私營合作 以創新科技改善大潭道水壩交通問題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8/18 16:11

最後更新: 2019/08/18 17:06

分享:

分享: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發表網誌指,不同政府部門積極採用科技及本地研發成果,設立公私營合作平台,以創科改善民生。(資料圖片)

政府近年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創科局於2017年推出科技統籌(整體撥款)計劃,資助政府部門推展科技項目,以提升運作效率及服務質素;至今已收到30多個部門過百項應用科技或研究的申請,涵蓋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和機械人等技術改善公共服務。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今(18日)發表網誌,指不同政府部門正積極採用科技及本地研發成果,加快調查樓宇滲水、實時偵測山泥傾瀉等;又主動設立公私營合作平台,改善大潭道水壩兩端的交通問題。

他舉例指,針對樓宇滲水問題,滲水辦去年6月開始在三區試行以紅外線熱像分析,及微波斷層掃描技術,現有追查滲水源頭的成功率由40%提升至70%,並縮短調查時間;機電工程署亦正試用光纖光柵傳感技術,擷取及分析升降機和自動扶梯的運作訊號數據,在設備可能發生故障前發出預警通知維修。而渠務署則在污水沙井內安裝超聲波或壓力水位感應器,配合4G傳輸和地理訊息技術,作實時掌握排水狀況和功能,適時採取措施處理污水管老化及淤塞等問題。

他亦提到政府正積極設立公私營合作平台,以創科改善民生;如運輸署早前與中大共同研發影像分析技術計算大潭道水壩段兩端的車流,以便調節交通燈號配合單線雙程行車,避免對頭車「塞死」情況;土木工程拓展署正試用本港研發的物聯網傳感技術實時偵測山泥傾瀉。而天文台則與香港科技大學共同研發新式小型感應器,方便在本港高密度的環境中進行微氣候監測。

此外,他續指,機電工程署早前設立創新科技協作平台(E&M InnoPortal),為初創和學術機構與政府部門、公營機構及機電業界作出配對協作,過去逾一年,平台已匯集超過130個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其中50多個項目已在試用階段。